银联商务响应“反诈”新规:POS机实名制加强全解析
一、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
为落实央行《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》(261号文)及银联259号文件要求,银联商务全面升级POS机实名制管理,核心目标包括:
-
打击电信网络诈骗:通过严格实名制,阻断诈骗分子利用虚假账户转移资金渠道。
-
规范支付行业秩序:限制个人POS机注册数量,遏制“一机多码”“套现”等乱象。
-
保护消费者权益:确保交易真实性,降低用户因欺诈遭受损失的风险。

二、实名制加强的具体措施
(一)申请人资质审核
-
个人用户
-
年龄限制:18-65周岁,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。
-
储蓄卡绑定:必须提供个人名下有效储蓄卡,用于POS机资金结算。
-
材料提交:身份证、储蓄卡、实名手机号,部分场景需补充经营场景说明(如地摊、网店照片)。
-
企业用户
-
资质要求:营业执照、税务登记证、组织机构代码证、银行开户许可证、法人身份证、经营场所证明(门头、收银台、室内环境照片)。
-
实地核查:银联商务通过客户经理上门核实、大数据分析等方式,排查虚假商户。
(二)商户真实性核查
-
存量商户排查:
-
对600万存量商户进行摸底,清理无法联系或未确认的账户,保留高频高金额账户,其余降低类别或撤并。
-
拒绝为“严重违法失信企业”及虚构经营场所的商户提供服务。
-
移动端用户认证:
-
使用“天天富”“全民付”等APP的用户,需完成手机号、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三重实名认证。
(三)交易与终端管理
-
“一机一码”制度:
-
每台POS机仅绑定一个终端,终端对应唯一商户,杜绝套码、跳码行为。
-
限制同一身份证在单家支付机构注册的小微商户不超过2个,且同一身份证件注册的小微商户收单机构不得超过5家。
-
终端安全管控:
-
技术手段:POS机具备拆机自毁、防切机功能,通过电子围栏、定位侦测防止违规移机。
-
现场巡检:万余名客户经理不间断巡检,确保终端未被篡改或用于非法用途。
(四)风险防控与合规要求
-
黑名单拦截:
-
接入电信诈骗风险交易事件管理平台,对“黑名单”账户实施快速冻结、止付。
-
系统安全:
-
定期对支付系统进行安全风险扫描,辅以欺诈交易监控规则和动态人工决策,构建多层次风控体系。
-
商户资质审核:
-
严格审核特约商户,规范受理终端管理,建立黑名单制度,拒绝为高风险商户提供服务。
三、政策影响与用户应对
(一)行业影响
-
合规化加速:个人POS机注册数量受限,行业向透明化、规范化转型。
-
技术升级:推动支付机构加大技术投入,提升终端安全与风控能力。
(二)用户影响
-
个人用户:需适应实名制流程,部分老用户可能因设备升级或费率调整面临更换成本。
-
企业用户:需完善资质材料,确保经营场所真实,避免因虚假信息被拒。
(三)应对建议
-
个人用户:
-
提前准备身份证、储蓄卡等材料,选择正规渠道办理。
-
关注政策变动,避免因超量注册导致设备被停用。
-
企业用户:
-
确保营业执照、税务登记证等资质齐全,经营场所符合要求。
-
定期自查交易记录,避免因异常交易触发风控。
四、总结
银联商务通过多维度实名制管理,构建了从准入到交易的全流程风控体系,既响应了“反诈”新规,也推动了支付行业健康发展。用户需积极适应政策变化,确保合规使用POS机,以保障自身权益与资金安全。